近年来,我市城市智慧排水领域呈现一道叫智能排口的系统治水专家智治新场景:哪里安装,哪里就有“晴天不出水、雨水无污染、涝天无积水”的新收获。据市水环境治理中心提供的数据,全市已累计实施智能排口改造220个,完成投资2664万元,排口改造所在河道中,25条河道水质从V类提升至IV类。
四年磨一剑,按下快进键。一种融合数字化、绿色环保技术的产品,站在水环境系统治理科技型环保产业风口,便产生了惊人爆发力。宁波点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这种以智能排口为灵魂的综合性、数字化、系统化治水方案,将传统的设备叠加在线监测,实时调度、多点联动,从治理角度进行整合,尚属全国首创。其智能排口2020年已通过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牵头制定“城市排水系统分质分流智能排口装置”团体标准、“智能排口”企业标准,最近又喜获“2021浙商数字化服务标杆企业”荣誉称号。
近水楼台先得月。该城镇排水管线智能化监控与运维平台使用范围已基本覆盖慈溪本地。去年6月,市水环境治理中心联合财政、住建等部门,发动河长巡河查问题、查排口,制订排口整改方案,确定了2021年度全市水环境治理攻坚战问题排口智能化改造工作任务,将220个问题排口作为本年度重点整治对象。整治范围涉及全市17个镇(街道)、覆盖包括老城区主要道路、老旧小区、城中村、农贸市场、工业园区、断面流域等,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与水污染防治。运行结果表明,单个排口削减污水入河量来看,生活污水类44.8立方/日,农贸市场类90.53立方/日,工业园区类62.88立方/日,“六小”服务业类74.63立方/日。目前,已辐射省内宁波、温州以及陕西、河北、青海等省。
长期以来,黑臭水体治理及水环境质量提升都是城镇污水治理的难点,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老旧城市排水体制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导致部分流域不同程度受其污染,致使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影响城镇生态文明形象,也对区域生态安全和居民健康造成威胁,如何解决这些“痛点”?点溪发力数字化改革破题,一套智慧治水系统解决方案,“点”燃了这项政府有要求、群众有期盼、企业有方向的数字化系统治水工程新引擎。“该系统治水方案,立足‘源头’,理清‘水路’,集合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等任务,建立可视屏监控系统,随时梳理调取有关河道、街区、企业的涉水视频数据,实现一张图‘零盲区’管理和秒级反馈。”点溪董事长黄晓东接受采访时表示。
如今,推行分布式数字化实时控制技术,系统性提供区块化、网络化、精细化治水解决方案,做到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对象精准、区位精准、措施精准。通过对现有网管数字化改造,使管网具备集中管控、实时监测、自适应运行的智能化能力,大幅提高目前管网的运行效率。同时,通过数据集中管理和人工AI技术,全面建成全区域、全流域水安全数据库,为下一代管网建设和水治理提供基础依据。
点溪智能排口数字化实时治水方案由“1+4N”的系统支撑。“1”即数字实时显示、操控平台。4N即智能排口+智能管线+智能泵站+智能输送装置。做到让每个排口“晴天不出水、雨天无污水”。让每一条水管实时呈现水文、水质信息,实现数字化监管。让每一座泵站无人值守,更高效、更智能。让污水处理厂“晴天吃得饱”“雨天吃得好”。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平台运维,早发现、早响应;线下现场运维,常清理、重养护。近两年来,通过线上运维,共发现解决各类排水问题65次。线下每月运维3次。相关统计显示,其城镇排水管线智能化监控与运维平台污水截留率高达90%以上,管道排水能力提升20%-30%,同步提升城镇排水管网的污水收集率。
点溪智能排口数字化实时治水方案由“1+4N”的系统支撑。“1”即数字实时显示、操控平台。4N即智能排口+智能管线+智能泵站+智能输送装置。做到让每个排口“晴天不出水、雨天无污水”。让每一条水管实时呈现水文、水质信息,实现数字化监管。让每一座泵站无人值守,更高效、更智能。让污水处理厂“晴天吃得饱”“雨天吃得好”。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平台运维,早发现、早响应;线下现场运维,常清理、重养护。近两年来,通过线上运维,共发现解决各类排水问题65次。线下每月运维3次。相关统计显示,其城镇排水管线智能化监控与运维平台污水截留率高达90%以上,管道排水能力提升20%-30%,同步提升城镇排水管网的污水收集率